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瞭望》:央企挺身“國家使命”

2013年04月28日10:06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央企作為國民經濟的脊梁,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地挑起了抗擊地震災害和災后重建的重擔,在特殊時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地震襲來,中央企業再次吹響了集結號。

“中國石化6萬升柴油緊急增供雅安震區”、“中航工業三六三醫院迅速派出6支醫療隊支援救災”、“中國聯通緊急調集11輛基站通信車、85台油機,19支共200余人專業隊伍趕赴現場”……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了解到,四川雅安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后,國資委迅速反應,有效協調資源,對央企支援抗震救災作出統一部署;眾多央企不計得失,紛紛在第一時間啟動預案,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全力支持抗震救災。

截至4月24日,共有49家中央企業及其所屬200余家單位在災區第一線參加抗震救災,累計出動工程技術人員和救援人員8000余人,出動機械車輛3000余台套,調運成品油料15萬余噸,調運食品、飲用水12萬多箱及價值3100多萬元的藥品,捐贈大米500噸、食用油100噸、帳篷2000余頂,通過民航轉運救災物資80多個班次200多噸。

“中央企業肩負的使命之一就是承擔保障責任。在特殊時期,更要發揮央企的這一特殊作用,承擔起抗震救災的艱巨任務。”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國資委研究中心競爭力研究部部長許保利談到,此次抗震救災,眾多企業都積極參與,但央企無疑是其中的急先鋒和主力軍。尤其是在恢復油、電、通信等基礎設施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鐘宏武向本刊記者解釋說,正是基於所處的重要地位和肩負的特殊使命,央企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要遠高於其他企業。“不僅體現在具有完善的應急救援預案,更體現在有強大的應急保障能力。”

目前,抗震救災尚未結束,央企的行動不僅仍在繼續,而且已經著手更為艱巨的災后重建准備。

快速反應各司其職

應對突發事件,速度至關重要。尤其是抗震救災,區區72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做“時間就是生命”。

本刊記者了解到,地震發生后,國家電網所屬四川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和I級應急響應。地震發生后不到40分鐘,四川公司應急中心便派遣應急隊伍攜帶2台動中通、衛星電話、對講機等通訊設備趕赴現場查勘災情,同時調集充電方艙、無人飛機等特種裝備,奔赴震區。

國電集團同樣行動迅速。地震發生后4個小時,國電集團所屬大渡河公司就趕赴雅安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