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耘
2019年09月17日09:44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要廣泛宣傳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弘揚道德模范高尚品格,引導人們向道德模范學習。”充分發揮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領作用,深化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對於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意義重大。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道德模范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現實映射,是時代的先鋒、社會的脊梁、群眾的楷模。58個閃亮的名字背后是一幕幕感人肺腑、引人向善的生動故事。畢生節儉隻為捐款千萬的馬旭、危急關頭舍己救人的徐前凱、替女還債的“信義奶奶”竇蘭英、無懼危險沖鋒在前的杜富國、“割腎救夫”不離不棄的郭彩利……他們賦予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新的時代精神和思想內涵,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鮮活榜樣,為廣大人民群眾見賢思齊、崇德向善提供了鮮明的旗幟和標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可以“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為人熟知的道德模范是雷鋒。實際上,雷鋒的成長離不開革命時期張思德、白求恩等先進典型的引導,“雷鋒精神”又在一代代道德模范身上得到延續和體現。一個雷鋒犧牲了,千萬個“雷鋒”成長起來,這不是歷史現象的簡單重復,而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接續傳承。
“眾人拾柴火焰高”,崇高榜樣可以讓人們受到強烈的震撼和沖擊,使更多人成為熊熊火焰的“添柴者”。鄉村教師張玉滾與家人共同托起山裡孩子的求學夢﹔藏區支書尼瑪頓珠所在黨支部團結一心,探索推行牧區改革發展新模式,實現整村脫貧﹔基層干部王紅心發起成立的志願服務隊成員從幾十人發展到3000多人……凡人善舉、小善大愛,先進典型同樣來自群眾,就是群眾的“身邊人”“身邊事”。他們將崇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