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報採訪組
2019年11月08日13:44 來源:學習時報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是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開創性、裡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連日來,全國各級黨校(行政學院)迅速興起了學習四中全會精神的熱潮。大家一致認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上,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寫下了新的璀璨篇章。大家一致表示,黨校人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在黨的歷史上首次用一次中央全會專門研究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問題,意義重大而深遠
大家一致認為,全會通過的《決定》為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隨著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必將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山東省委黨校(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徐聞認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意義重大。會議最重要的成果是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與文化自信貫通起來,系統科學地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決定》既有理論上的新概括又有實踐上的新要求,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這進一步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與國家學說的新發展。我們要抓好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教育培訓,切實把山東黨校(行政學院)系統教職工和學員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四中全會精神上來。
上海市委黨校(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徐建剛認為,這次全會通過的《決定》是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綱領性文件,充分彰顯了理論之維、實踐之維、新型文明形態之維,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理論闡釋和政治宣示,為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明了正確方向。我們將不斷增強制度意識,緊緊扭住制度創新、制度實施、政策落實這個關鍵,把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結合實際抓好落實,確保全會作出的各項部署在上海黨校(行政學院)系統落地生根。
天津市委黨校(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劉中認為,全會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從十三個方面梳理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優勢、理論優勢、制度優勢、文化優勢,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強烈的歷史擔當,對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理論和現實意義。黨校作為黨員干部培訓的主陣地,必須在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上走在前、作表率,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黨校力量。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大家一致認為,全會全面系統闡述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總體目標,對堅持和完善十三個方面的制度體系作出部署。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和優越性,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校工作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不斷開創新時代黨校工作新局面。
江蘇省委黨校(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桑學成認為,全會系統描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圖譜,強調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這既體現了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制度自信,也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在這個制度體系中,黨的領導制度是國家的根本領導制度,它統領和貫穿其他方面的制度,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立足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突出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在國家治理體系當中的統攝性地位,協同推進其他方面的制度建設,為開辟“中國之治”的新境界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川省委黨校(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李新認為,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必須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從歷史角度看,現階段的社會治理就是要使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從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到基本實現現代化,進而全面實現現代化。
從現實角度看,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形勢局面錯綜復雜,要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把我國的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各類矛盾風險挑戰。從實踐角度看,我國社會治理仍然面臨著一系列艱巨任務,構建更加科學的社會治理體系、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刻不容緩。
山西省委黨校(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王聯輝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自己對四中全會精神的理解和體會,一是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