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2025年我國康養市場規模預計達9.5萬億元

康養旅居,“慢游”撬動大市場(大數據觀察)

本報記者??張文豪??董澤揚??王永戰

2025年07月22日07: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數據來源:《中國康養產業消費趨勢報告(2025)》《中國旅居市場需求調查報告》等

  游客在攀枝花市一處露營地合影留念。
  攀枝花市委宣傳部供圖

  外國游客在博鰲體驗書法。
  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局供圖

  游客在鄢陵縣一景區賞景。
  徐礦偉攝

  康養旅居,是一種融合了健康養生與旅游居住的新型生活方式。《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因地制宜發展康養旅居等新業態。

  前往花木之鄉,賞美景、泡溫泉﹔在海島游中,感受當地優質的醫養服務,領取專業康養指南﹔避開人頭攢動的景點,轉向環境清幽的山村,放鬆身心、安享靜好……在河南許昌鄢陵縣、海南瓊海博鰲鎮、四川攀枝花賢家村等地,康養旅居產業正在發展壯大,既為游客提供了文旅新體驗,也為地方培育了經濟增長點。

  

  河南許昌鄢陵縣

  康養小鎮人氣旺

  雨后清晨,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唐韻康養小鎮從一陣鳥鳴中醒來。在仿古風格的四合院中,幾名游客舒展筋骨,練起八段錦。

  “沒想到,這個縣城裡還藏著‘世外桃源’。”來自湖北武漢的游客張瑞君說,全家在朋友推薦下來到鄢陵,被小鎮的美景和古韻深深吸引,“父母很滿意,我們准備多住幾天。”

  鄢陵縣歷史悠久,因花木眾多,被稱為“中國花木之鄉”。2020年6月,第一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名單公布,鄢陵縣入選。

  “鄢陵地處平原,發展森林康養歸功於花木產業。”鄢陵縣康養辦負責人王海俊說,鄢陵位於南北氣候過渡帶,是“南花北移、北花南遷”的天然結合地,花木栽培歷史悠久。目前,鄢陵縣有花木基地52萬畝,主產區林木覆蓋率達80%,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遠超世界衛生組織的清新空氣標准。

  如何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動能?當地瞄准了康養旅居產業。“過去賣花木,現在‘賣’健康。”唐韻康養小鎮負責人鄭紅偉說,自己以前從事花卉、苗木、盆景種植和銷售,轉型運營康養項目已經8年了。去年,唐韻康養小鎮接待游客突破50萬人次。

  花木之外,溫泉是鄢陵的另一大名片,開發建設了一批溫泉主題景點。“每到周末和節假日,都有不少省內外游客前來泡溫泉、賞花。”在陳化店鎮花都大道,一家溫泉酒店的負責人說。

  瞄准老年群體健康養生需求,一些康養旅居機構還引進醫療資源,提供綜合服務。“我們打造‘銀發樂園’,讓養老變為享老。”王海俊介紹,有些機構整合了康復醫院、護理院、康養中心、醫養中心、托養中心等,與鄢陵醫院建立綠色通道,實現醫養數據共享與信息互通,為入住老人提供健康保障。

  以花木改善生態、以生態承載旅游、以旅游引領康養,花木之鄉正蛻變為康養新城。去年,鄢陵縣森林康養產業產值156.1億元,佔全縣GDP的38.8%。

  海南瓊海博鰲鎮

  醫療旅游體驗棒

  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碧海銀灘,綠意蔥蘢,充滿現代感的醫院大樓整齊排布。

  “千裡迢迢來體檢,這裡的服務讓人安心。”這次旅居,來自河北秦皇島的董女士嘗試選擇了醫養結合模式。專人引導、流程合理,在海南梅賽爾醫院的體檢很快完成。

  “我們會有專家為客人解讀報告、設計醫療康養方案,隨后生活管家和營養師會跟進開展健康管理,在院內院外提供一站式、全周期的康養服務。”醫院客戶服務部經理楊振環介紹。

  匯集海島山河、空氣優良率達99.3%、年平均氣溫24.6攝氏度……博鰲鎮是不少游客康養旅居的好去處。如今,有越來越多的游客像董女士這樣,旅行放鬆身心的同時,到當地醫院做體檢、調理身體。

  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依托“特許醫療、特許研究、特許經營、特許國際醫療交流”政策優勢,先行區基本實現醫療技術、裝備、藥品與國際先進水平“三同步”,可率先使用國際創新、國內未上市的藥品器械和特許食品。截至目前,先行區引進超470種國際創新藥械,園區內36家醫療機構覆蓋醫美等七大專科,形成國內頂尖公立醫院為引領、一批國際國內品牌專科為特色的醫療產業格局。到先行區體驗特色醫療,正成為前來康養旅居的游客的必選項目。

  醫養結合的康養旅居服務也受到海外游客青睞。來自俄羅斯、西班牙等國家的游客結隊前來,體驗健康管理、抗衰護理等服務項目,為高效的治療流程點贊﹔得益於更加便利的免簽入境政策,印度尼西亞國際醫療旅游團來訪,除品嘗特色美食、體驗溫泉療養外,團員們還做了眼科B超、進行了多項疾病篩查。

  “我們正加快推動醫療健康產業項目落地,力爭在國際患者引流、外資醫院引進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先行區醫療機構接待醫療旅游11.15萬人次,同比增長29.8%﹔特許藥械使用1.6萬人次,同比增長44.14%。為滿足游客多元化健康消費需求,在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期間,先行區創新推出心腦健康之旅、銀齡長壽之旅等5條醫療旅游線路,加速推動醫療康養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四川攀枝花賢家村

  四季康養引客來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攀蓮鎮賢家村,一座掩映在綠蔭中的村間小樓裡,民宿經營者孫柔一大早就忙著和員工們一起換床單、鋪被面、清掃房間。

  “從去年11月到現在,許多游客從外地來攀枝花享受陽光,民宿幾乎每天都滿房,接待了不少長居客。”孫柔說,村裡正發力開拓夏季康養市場,用美食、美景和更加細致的服務吸引游客。

  道路寬敞,鮮花競放,賢家村是攀枝花有名的“康養億元村”。地處安寧河畔,獨特的氣候環境使得賢家村冬天陽光明媚、夏日綠意盎然。“全村從事康養產業的農戶400余戶,單日最大接待能力達1.5萬人。”村黨總支書記周麗介紹,村裡抓住了康養產業發展的機遇期。前些年,經統一規劃,村裡興建了20多幢小樓,並在此基礎上嘗試搞康養文旅。

  起步時,賢家村一年的游客也就幾百人。為了吸引游客,村民先后投入資金,完善自家民宿設施,提升服務質量。同時,村裡下功夫建設了步行棧道、休閑廊亭等公共服務設施,興建山村公園,推動建成康復理療、商務休閑等功能室,實施污水集中處理項目……人居環境好了,康養條件也愈發完善。一名來自成都的游客感嘆:“我每年都會來住一段時間,這個村確實讓人來了就不想走!”

  賢家村有兩家大型康養中心、20家接待型別墅、1萬余張接待床位,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元。周麗說,村裡還成立了康養協會,規范經營行為、接待標准,目前已有136戶村民加入。

  近年來,攀枝花打造了以普達陽光、紅格溫泉、金杯半山為代表的康養產業聚集區,以賢家村、昔格達村、迤沙拉村等為代表的農文旅康融合發展特色村,一批康養旅居地醫養結合點相繼落成。

  “‘有一種周末叫攀枝花’,來攀枝花康養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的康養產業增加值已連續5年超百億元。”攀枝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劉亞玲說,當地探索多種休閑度假模式,深耕冬季陽光康養,發展夏日清涼康養,正形成“春賞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暖陽”的四季康養格局。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2日 07 版)

(責編:彭靜、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