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舉辦政策吹風會,介紹釋放體育消費潛力相關舉措——
本報記者 范佳元
2025年09月10日08: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 |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20條舉措。9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意見》有關情況。
《意見》提出,到2030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7萬億元,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體育企業和體育賽事。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靜表示,《意見》總體發展目標清晰,圍繞高質量主題,做強體育消費市場,夯實產業發展基礎,為適應體育產業發展新趨勢作出新部署。強調切實增強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為體育消費持續擴大提供堅實基礎,為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從供需兩頭發力,深入挖掘和釋放體育消費潛力
《意見》從供需兩頭發力,深入挖掘和釋放消費潛力。從供給看,關注體育賽事,既要“好看”,又要“好辦”。從觀眾角度出發,提高體育賽事的質量﹔從辦賽角度出發,讓辦賽主體少跑路、快辦事、多獲益,提高賽事舉辦質效。從需求看,促進運動項目普及推廣,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提出惠民舉措,讓人民群眾更有意願參與體育消費。
競賽表演業是體育產業的重要內容,對推動經濟增長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介紹,近年來,體育賽事舉辦如火如荼,以山東為例,今年上半年,全省舉辦500人以上賽事739場,帶來直接經濟效益46億元,間接經濟效益達113億元。“我們將聚焦賽事含金量,推動職業聯賽建設,培育自主品牌賽事,提升群眾觀賽體驗。”楊雪鶇說。
體育消費是服務消費的重要領域。今年以來,各地積極探索實踐,涌現出一批商旅文體健融合發展的生動案例,有力帶動擴大消費。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司長孔德軍表示,將繼續開展“跟著賽事品美食”“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等融合促消費活動,促進餐飲、體育、文旅消費相互賦能,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營造融合發展良好氛圍。
依托重大展會及各類專業體育展會,促進優質資源對接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體育企業和體育賽事,這既是發展目標,也突出表明做強企業和賽事,是實現7萬億元目標的重要著力點。”李靜說。
體育器械是體育產業的重要物質基礎。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介紹,目前全國體育器械生產企業超過6.3萬家,年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的上市生產企業有8家,累計培育了體育器械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5家。以龍頭企業為牽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融通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產業集群也不斷壯大。
如今,進博會、服貿會等重大展會及各類專業體育展會已經成為銜接體育產業供需、促進資源對接的關鍵紐帶。孔德軍表示,著力發揮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消博會等重大展會平台作用,展示“中國智造”體育用品實力,推動優質體育裝備、健身器材和運動服飾走向世界。
隨著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戶外運動逐漸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運動方式。據預測,到“十四五”末,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總規模有望突破3萬億元。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負責人陳俊表示,我國戶外運動協會組織、俱樂部等發展迅速,戶外運動產品供給日益豐富,場地設施逐漸完善。“我們將從規劃引領、目的地建設、資金支持等方面,繼續推動打造戶外運動產業新增長點。”陳俊說。
推進群眾身邊的運動場地設施建設,提升賽事安全的保障能力
運動場地設施是開展健身和賽事活動的重要場所,是釋放體育消費潛力的重要依托。陳俊表示,通過中央資金的直接投入,引導有條件的地方統籌規劃、一體推進群眾身邊的運動場地設施建設,同時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推動現有場地設施的開放和共享,盡可能盤活利用閑置場地空間。
做大做強體育企業,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李靜表示,聚焦培育經營主體,降低融資成本,提高創新能力,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體育產業投資建設,推動體育產業補鏈延鏈強鏈,引導更多體育裝備企業成長為專精特新企業。
《意見》提出,推動道路、水域等公共資源進一步向體育賽事活動開放,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李靜表示,主動破解一批長期限制賽事經濟發展的難點、堵點問題,釋放發展潛力。“鼓勵各地將辦賽服務納入‘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推進實施體育賽事相關版權確權及交易服務,提高可售(發)票數量。”李靜說。
守好賽事活動安全管理紅線。楊雪鶇表示,嚴格實施“舉辦高危險性體育賽事活動”行政許可,加強對賽風賽紀、畸形“飯圈”文化等重點領域的綜合治理。圍繞賽事運營、場地設施、安全管理等重點領域加強標准制定修訂。鼓勵保險機構創新推出賽事意外險、賽事責任險、賽事取消險等賽事保險,提升賽事安全的保障能力。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10日 06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