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這是一個自立的過程,就像你去到另外一個地方,離開父母有點類似。但是這麼說可能不太合適。包括你五六歲的時候失去一個臂膀,后來也要慢慢的自己生活一樣。你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內心裡能夠自立了?
李福娟:我覺得我到初中畢業的時候,那會兒還是有點自閉。因為我一個手,我很不願意出去。其實平常同學看我嘻嘻哈哈的。我還是比較自卑。每天都會穿長袖,夏天不敢穿短袖。就像我有時候也會,看那個同學打扮的比較奇怪,就會多看他兩眼。別人都會投來異樣的目光,讓你覺得很害怕。
主持人:可能有時候是無心。
李福娟:可能他們並不是那樣想,是我自己給自己加了一個包袱,覺得他們是不是瞧不起我,是不是看我的那個。就會這樣想。
主持人:最終還是你身邊的同學和老師慢慢給你營造一個溫馨的環境。
李福娟:對。他們可能剛開始會覺得我不能干這個、不能干那個,會當我跟別的同學不一樣。但是時間一久了,他們就會像正常同學一樣對待我,不會把我特別的單獨放起來。
主持人:我們聊點開心的,福娟很愛聊這個話題,志願,你后來慢慢的自立起來,也是有助人、自助這樣一個理念,也是跟這個活動相關。先從溪白開始。你在街道也組建了自己的志願聯合會,也擔任了會長。這個聯合會跟團工委的工作相比,它的工作是什麼?
祝溪白:這個工作是我們團工委建成以后的一個項目、一個載體,我們怎麼把志願服務做成長效化,形成一個社會功能。我們就想把轄區的志願者集合起來,按照性質的不同分成各個服務隊。在這個服務隊的基礎上跟我們轄區八個區結成一個一個的幫扶隊子。每個月到社區裡面去服務。
主持人:相當於你把本來就有的志願者團隊集合在一起,把功能、工作更明確一點,理順一下。你自己有沒有做過具體的志願活動?
祝溪白:有。我感觸特別深的,我們搞了一個“代理兒女”。我們轄區可能歷史形成的原因,轄區的空巢老人特別多,現在我們經過排查一共有三百多個,所以我們就想老年人晚年的生活孤獨的事。因為志願者很多人都是年輕的大學生,我們沒有更多的金錢去捐助,我們就想解決老人精神慰藉,跟老人結成幫扶對子。我也跟一個老人結緣了,他叫蘇振城,他是80多歲的老人,我跟他結成幫扶對子,有點差輩了,但是我們還挺投緣的,我就算他的代理女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