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17日08:02 来源:学习时报
采访对象:林湘,1961年7月生,湖南双牌县人。2005年1月,任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书记、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2014年12月,任上海城投集团党委书记。2017年6月,任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采 访 组:田玉珏 路 也
采访日期:2018年1月5日
采访地点:上海市人大林湘办公室
采访组:林湘同志您好!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您是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书记、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请您首先介绍一下您所在部门的情况。
林湘:你们都了解,习书记在上海工作只有短短7个月零4天。虽然时间短,但他对上海开展跨省市合作交流工作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和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其实是“两块牌子一个班子”合署办公。这个机构由上海市政府协作办、市政府接待办、机关党工委沪办工作部等机构合并而成。2003年,上海进行机构改革,市委为了更好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设立了综合、经济、金融、国资、建交、社会、教科、合作交流八个大口党委,这些大口党委作为市委派出机构,直接对市委负责,执行市委的决定,以确保市委重大决策在归口系统的贯彻落实。习书记来上海工作时,我正好担任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书记和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
合作交流工作党委(合作交流办)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职能:一是推进区域合作。当时中央要求上海要“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所以推进长三角的经济协作是市委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工作职能就放在我们这里,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也设在我们这里。二是与其他省市之间的合作交流。各个省(除了海南以外)都在上海设有办事机构,根据党组织关系属地化管理的要求,这些办事机构党的工作也由市委授权上海合作交流工作党委(合作交流办)来承接。同时,上海驻其他省的机构也是由我们代表市委市政府进行管理。三是对口支援,负责对西藏、新疆、云南、青海、贵州以及三峡库区的对口支援工作。四是政府接待工作。
应该说,我们合作交流工作党委(合作交流办)这几方面主要工作,都是习书记到上海工作以后高度关注的。也正是得益于习书记的关注重视,中央“三个服务”的要求才能够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才有了今天的良好局面。
采访组:请您介绍一下习近平同志当时对推动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有什么认识和考虑。
林湘:2007年,长三角的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约占6%,但就在这么小的一片土地上,那时候就已经集中了近半数的中国经济百强县,聚集了100多个工业年产值超过百亿元的产业园区,4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长三角落户,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18.9%。同时,长三角作为长江流域的入海口,占据着交通运输成本低、沿长江流域辐射面大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是长江流域当之无愧的“龙头”。通过长三角这个“龙头”,不仅能够带动长江流域这个“龙身”的经济发展,更能把这种影响通过南京、武汉、重庆等长江沿岸城市向内地纵深辐射,从而带动全国的经济发展。也正是基于长三角的独特地位和这种独一无二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央长期以来都高度重视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发展。
要协同发展,就需要有单位牵头。习书记到上海工作之前,中央并没有明确长三角协作的牵头单位,也没有整体的发展规划,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也不够清晰。这样一来,各个地区各有各的思路和想法,各自为战的现象比较明显。面对这种情况,2007年5月15日,国务院在上海召开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相关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参加,就长三角区域规划工作开展讨论,习书记也出席会议。当时的长三角还只是个城市群的概念,没有扩大到区域的概念,会上就有同志提出,希望把长三角的概念扩大到区域。但也有不同声音,认为长三角的区域概念与世界上对应的城市群概念不一样,不同区域之间发展水平、合作理念都有差别,担心不能有效开展协作。在这种情况下,习书记作为上海市委书记,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那时候,上海一个市的生产总值占整个长三角的1/4,落户长三角的4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一半都在上海设立总部,上海的话语权举足轻重。习书记在会上说,大的区域合作有大的好处,可以上海为中心,其他城市设立一些分中心,各个中心之间分工协作,然后再通过这些中心、分中心,将影响力扩散出去。他还从政治大局出发,明确表态上海要全力支持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我当时就感到,习书记这一番话,已经不仅仅是站在一个地方领导的角度来作表态,而且是非常具有大政治家的气度。作为上海市委书记,他并不是只站在上海这一地作利益考量,而是站在有利于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角度统筹考虑,眼界开阔、站位很高,我打心眼里佩服。
开完这次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之后不久,上海市就召开了第九次党代会。会上,习书记给上海城市精神加上了“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8个字,与他在座谈会上的发言表达的含义完全一致。现在回过头来看,习书记在座谈会上的一番讲话并非随感而发,应